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涉校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师生出行安全,乐至公安交警立足辖区校园交管工作实际,认真施策,四措并举,切实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全力确保校园及周边道路良好交通秩序。
压实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责任。一是实地调研论证。大队先后9次会同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城管及教育等部门对城区校园周边道路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各校平峰、高峰期交通流量、车辆停放、交通标志等综合数据,增强管控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广泛征求建议。由毛奎大队长带队,先后13次深入各学校走访,收集师生、家长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意见和建议50余条,并在“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会”上研讨、完善了“一校一策”综合治理方案。三是落实包片负责。严格落实大队领导、中队负责人包片,民警包路段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并将“护学岗”工作责任层层压实,纳入工作考核、定期通报等制度,力促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不漏管”。
排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一是对周边道路开展细致排查。大队针对城区各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周边道路易拥堵、易发事故这一实际,先后9次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道路隐患排查、交安设施设备状况摸排,将5处需要增设或更换交安设施、7处需要重点整治的隐患路段信息第一时间报请相关部门开展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二是对校车进行全面“体检”。对城区3所幼儿园的5辆校车开展驾驶人资质、车辆安全性能“大体检”,更新校车所有人及行驶路线、核载人数等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存在问题的2辆校车,第一时间约谈了校方负责人及驾驶人。三是对交安设施进行完善。按照“一校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在县二幼、八一小学等校园门前道路增加了机、非隔离护栏380米,解决了行人横穿等顽疾;在机车小学、城东小学八一校区、城西小学城北校区采取了上放学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施划校园周边道路标线2000余平方米,安装交通标志牌106块,施划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放车位1500余个,解决了上下学校门口秩序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保持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严管态势。一是深化“护学岗”工作。依托城区校园6个“护学岗”,以“定岗、定责、定人、定时”原则,在每天上、放学高峰时段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进行管控,对“占道行商”、“车辆乱停乱放”、“电动车违法载人”等行为进行劝阻、宣教、查处,力保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井然和师生出行安全。二是突出重点管控。在发挥“警校家”等联动护学机制力量的同时,将警力向学校周边人流较大场所倾斜,以“流动巡逻+定点查纠”等勤务模式提高校园周边道路见警率、管控率,突出对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载人、超速超员、酒后驾驶、违法占道等行为的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校园周边道路管理“死角”。三是加强部门联动。以“减量控大”工作为契机,密切与特巡警、派出所、城管、交通等部门的协同作战,对面包车、三轮车、“野的”非法客运开展精准打击,对乱设摊、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整顿清理,对违法停车、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进行严查严处,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11月份以来,大队共查处校园周边道路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50余起,其中车辆乱停乱放930余起、电动车违法载人470余起,查扣无牌无证电动车15辆;联合工商部门清理乱设摊点11处。
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知识宣教活动。一是借力网络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大队微博微信、重点驾驶人手机短信及县融媒体等网络平台,发布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动态27条、安全出行提示50余条,曝光涉校交通事故案例15起,增强群众对校园交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二是深化“七进”宣传。坚持每月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宣教活动4次,为师生上“交通安全课”11次,举办“知危险会避险”讲座5场,组织家长座谈5次,发放宣传画报、手册及《致家长的一封信》12680余份,不断提升师生、家长的文明交通意识及防范事故能力。三是强化阵地宣传。安排警力每月1次对学校宣传专栏、LED显示屏中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更新,并依托“警校家”机制中的微信群向学生家长推送校园交通安全知识30余条、校园周边道路临时交通管制要求10条、涉校典型交通事故案例5起,增强家长交通安全责任意识的同时,有效营造了校园交通安全群策群力、安全共治、平安共享良好格局。
(刘莉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