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四川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施行以来,乐至县公安局结合辅警队伍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有利时机,积极探索辅警队伍规范化管理新思路,有效确保辅警队伍健康稳定发展,为圆满完成各项公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聚焦源头把控,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严把用人额度关。由政治处牵头,科学核定单位辅警员额,参照事业人员招聘模式招聘辅警。招聘严格按“发布招考公告、报名、考试、体检、政审、公示、岗前培训、签订劳动合同”进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严把入口审核关。坚持“从严从实”原则,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对初步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严格政审、谈话了解,并组织岗前考核,好中选优。岗前培训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三是严把畅通出口关。实行“末位淘汰”,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绩效排名或民主测评末位、综合考试不合格的予以淘汰,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确保辅警队伍素质稳定。
聚焦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一是落实岗前集训。由特巡警大队牵头严密制定培训课程及方案计划,组织辅警开展岗前培训,设置思想教育、法律基础、实战技能等必修课,从一日生活制度入手,对辅警言行举止、体能训练、内务卫生等进行统一规范,强化辅警队伍纪律作风养成。
二是落实教官带训。由特巡警大队牵头,抽调情指中心、政治处、禁毒大队、法制大队、治安大队等单位业务骨干民警10名建立“辅警教官队”,专司培训工作。重点围绕巡逻盘查、信息采集、群众工作、证件办理等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落实技能专训。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思路,设置专门培训课程,推动职能警种对口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辅警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2021年来,组织开展5场辅警专项培训,受训辅警超200人。
聚焦教育监管,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各基层所队每月对辅警开展不少于2次警示教育学习活动,党员辅警主动参与所在支部集中学习。坚持用典型案例教育引导辅警,做到警钟长鸣,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苗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强化反面警示震慑,切实增强广大辅警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理论宣讲15场次、开展主题党日46场次,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注重日常监管,加强辅警思想研判,做实队伍苗头性、倾向性日常研判机制,落实“每季度一分析制度”,准确掌握辅警思想动态。由政治处、驻局纪检监察组、警务督察大队组成督察专班,实行挂图作战,紧盯“八小时以外”,进一步排查化解辅警在工作、思想、纪律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辅警队伍健康发展。2021年以来,开展专项督察12次,查出并整改问题6个。
三是强化绩效考评。打破“大锅饭”机制,推行辅警绩效考评,注重“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实行“每月一考评”、“每季一通报”、“每年一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层级晋升、工资提档、留用解聘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辅警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动力。
聚焦关爱保障,落实从优待警措施。
一是用职业荣誉激励。从制度层面明确辅警身份定位、职责义务、层级管理、权益保障等机制,有力提高辅警的从业自豪感和归属感。近年来,共56名辅警分别获得不同等次奖励,10名辅警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特别是2019年,周静等5名辅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人民警察(辅警)”。
二是提高待遇激励。持续规范完善辅警薪酬管理体系,使用晋级工资“阶梯式”加薪方式,辅以层级、考核、警务补贴、值班备勤补助等措施,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辅警工资、装备经费等全额纳入县财政保障。2021年以来,逐步调整提高工资待遇,辅警月工资从原来的人均2083元提高到2931多元,年平均工资超4万元。
三是用人文关怀激励。按照“民警请假销规定”相关要求,保证辅警与民警同样享受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等假期;建立慰问因公伤亡辅警及家属制度,在辅警受伤、患病住院及时看望慰问;对于个别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优秀辅警,给予增加补贴、补助,激发辅警协助做好公安工作的热情动力。
(陈延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