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侦说法 >
        骗子入群冒充老师收费,家长如何避免上当?
        www.ay.hnfmdn.com 】 【 2022-05-31 19:19:16 】 【 来源:资阳长安网

          5月30日下午15时18分左右,资阳市滨河路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雁江区某学校六年级一班级QQ群中,有人冒充群主班主任老师发布了一条信息: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学校接到教育局通知要求学校统一购买这个学期复习资料,提高学期知识,要求购买各科资料系列的知识习题以供复习,资料里面包含各科学习试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等,购买复习资料后,教育局会安排资料到学校自取,自取方式由自己选择,一共合计是288元,请各位家长到支付宝找到红包选择发出口令红包并截图领取红包的数字并填好孩子的名字发出群里方便登记,我负责统计人数,谢谢各位家长配合。”


          紧接着又发布两条信息督促家长快速缴费:

          

          “请各位家长按照上面的要求到支付宝选择口令红包的方式支付资料费用,已付款的家长请截图领取口令数字发出群里并备注好学生名字就可以了,谢谢配合!”

          

          “请各位看见信息的家长麻烦快点交费,交完费再截图发出来群里 因为老师需要统计好交费人数,谢谢!”

          

        004.png

          

          骗子发出诈骗信息

          

          14点45分,骗子发出群消息,在有家长进行回复后,为打消家长的疑虑,骗子还以老师的口吻强调:由于学校通知原因所以就不在主班级群通知了。并一再督促家长缴费。

          

          14点49分—15点18分,接近半小时内,陆续有18位家长向骗子转款。直到一位家长产生怀疑,向正在工作的老师打去电话咨询缴费一事,骗子的行径才得以暴露。老师和家长急忙在群里通知大家,并立即向滨河派出所报警。除几位家长及时向支付平台申诉举报,及时拿回转款外,其余家长的转账红包均已被骗子领取,共计:4032元。

          


        001.png

           15点18分,老师向家长发出预警信息

          

          骗子是如何入群的?

          

          根据班级群里的家长反映,群内提示显示骗子是通过扫描一位同学奶奶分享的二维码进入的班级群。此时,该位奶奶表示自己什么也没做,也不会分享二维码,平时只是看下群消息,不知道怎么泄露了群信息。

          

          群消息显示,当天下午14点41分骗子通过二维码入群,4分钟后便以老师身份发布消息,因头像和名称均已盗用成老师的,家长并未过多怀疑,才导致骗子的得逞。

          

          这一案件在资阳市已不属于新型诈骗类案件,但是它仍有它的特殊性。骗子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进行诈骗,让学生家长防不胜防。


              如何避免上当?


          1、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交学费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支付,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

          

          2、学校老师(或群管理员) 开启入群验证功能 ,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家长QQ、微信群。

          

          3、学校、班级应经常对本班家长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可疑人员,尽快清除出群并对长时间不使用的群进行解散。

          

          4、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已经个人信息,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5、一旦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到就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留存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骗子资金账号等信息资料。

         

          小资提醒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远离电信诈骗!

          

          1. 未知链接不点击

          

          2. 陌生来电不轻信

          

          3. 个人信息不透漏

          

          4. 转账汇款多核实


              (市委政法委供稿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

        编辑:宋萍
        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_365足球体育app下载长安网版权所有